一、医药制造产业资源简介
(一)优越自然条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属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68%,林地面积有3269万亩,素有“杉乡”“林海”之称,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孕育了优质、丰富的中药材品种和资源,被誉为“天然药库”“苗侗药都”,素有“苗药三千,单方八百”之称,是全国、全省道地药材主产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标准化中医药园区平台
围绕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从江洛贯产业承接区)打造全州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园区。已初步建成的省级中药材示范园区9个,有4个既是农业示范园区又是科技示范园区,即:施秉县牛大场中药材现代高效示范园区、黎平县天香谷芳疗植物现代农业园区、剑河县钩藤产业示范园区、凯里市苗侗百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丹寨县贵山灵草现代高效中药材示范园区和黄平白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施秉缬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贵州省黎平紫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镇远天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所有园区基本上实现“七通一平”,水、电、路、房、讯等配套设施设备齐全。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
【丰富多样的中药材品种】州内有各种植物3623种,分属214科1050属。野生植物资源194科947属3300余种。其中已查明中药资源共有2831种,其中植物药2656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物种的23.83%、占贵州省药用植物物种60.1%;药用动物154种,占贵州省药用动物物种的51.16%,药用矿物21种,占贵州省药用矿物物种的25.61%,药用古生物化石1种。
【规模化发展种植中药材】2023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4.9万亩,鲜品总产量50.1万吨,总产值66.4亿元。种子种苗基地有79个,可推广种植面积20.22万亩;2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基地(含林下生态种植基地)432个面积36.23万亩。培育黄平、施秉、锦屏、剑河、黎平、榕江、从江7个10万亩以上的种植大县。
10万亩以上人工种植品种3个:钩藤42万亩13.58万吨(主要分布于剑河、黎平、锦屏、从江、榕江、丹寨、台江等县);太子参20.17万亩9.1万吨(主要分布在施秉、黄平、镇远、麻江、岑巩等县市);草珊瑚10.07万亩0.126万吨(榕江、从江等县)。
(四)独具特色民族医药发展
黔东南州是苗、侗、瑶等少数民族集聚区,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苗侗瑶等民族医药文化,近年来我州挖掘整理并出版了《苗族药物集》、《侗族药物集》等一批民族医药专著,瑶族医药(药浴疗法)、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现已证实苗族药有1100余种、侗族药有1000余种,民族民间常用的有300-400种;苗族和侗族常用药物中,有30余种是不被外界所了解,仅为当地的苗族和侗族应用,具有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价值,为发展黔东南州民族医药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代表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浴疗法<瑶族医药>、骨伤蛇伤疗法<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侗医药>)
(五)医药制造业发展
2023年,全州健康医药制造产业全口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9.83亿元。现有重点健康医药产业园区3个,分别是: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从江洛贯经开区医药产业园、剑河工业园区医药产业园。
全州苗侗医药主要产品有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龋齿宁含片、枫荷除痹酊、复方丹参片、痛可舒喷雾剂痛可舒酊、降糖通脉片、咽喉清喉片、仙灵脾颗粒、消渴降糖胶囊等成品药品,以及太子参、头花蓼、白芨、黄精等中药饮片。
(六)医疗机构分布
2022年全州有卫生机构共3700个,其中,医院110个(公立医院34个、民营医院76个);基层医疗机构353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共232个,门诊部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429个,村卫生室286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6个(妇幼保健共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队17个、采供血机构3个、健康教育机构2个);医学研究机构1个。全州医疗机构实有床位共29047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21084张。
(七)医药制造企业聚集
2023年,全州健康医药制造产业企业纳入统计的有27户,其中,规上企业17户,规下企业10户。2023年全州中医药民族药生产加工企业19户(成品药企业3 户: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苗仁堂、奥特药业,主要产品有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等),其中规上企业12户,主要为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化学药生产企业3户(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欣紫鸿、美森克),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化学药产品主要为去痛片、甲硝唑等10余种,欣紫鸿和美森克医药公司主要产品为医用辅料;生物药生产企业1户(国药集团贵州血液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6户,主要产品为贴膏、医用消毒棉签、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等。
全州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有11家;药品批发企业27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有17家;零售药店约2047家。全州参与中药材产业的企业367家(其中中医药加工企业13家,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企业354家),参与中药材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635个。
全州有药品品种48个,共取得52个药品注册批准文号,其中血液制品2个品种4个批准文号,氧气2个批准文号,中西成药46个批准文号。
二、招商方向
招商方向:中药材种植及定制药源、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中药萃取、超微粉、民族医药产品研发、药企合作及市场营销、大健康医药制造关联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