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1-04-26 17:19

摘要

1.部门概况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是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内设9个科室,下属1个正科级单位。在职实有人数32人,其中:行政人员26人,事业人员5人,工勤人员1人,退休人员3人。

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全州投资促进工作,研究拟订全州投资促进政策、措施,指导、协调、督促全州投资服务环境建设,统筹指导全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受理和协调处理外来投资者的投诉,牵头组织开展外来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的审核、兑现工作,负责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其他事件。

2.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2020年度的预算编制全面、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严格有效,预算管理规范,履职效益明显,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日愈规范,“三公经费”支出控制有力,总体效果较好。综合自评结果为“优”。

3.经验、问题和建议

主要经验做法:一是按照《预算法》规定按时完成单位预决算编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计划进行资金的申报、使用;二是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内控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控力度,做到年初有预算、年底有决算,及时向社会公开,保障开支不超预算。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预算执行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原因是预算安排还不够精细。

下步建议:进一步优化预算执行能力,做到年初有预算的资金才安排支出,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用途。

一、部门概况(以下为正文)

(一)部门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成立于2011年,是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内设9个科室,下属1个正科级单位。

2.主要职能

(1)统筹、指导、协调全州投资促进工作;研究拟订全州投资促进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全州投资促进对外宣传工作。

(2)统筹、协调州有关部门和指导县(市)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完善全州招商引资项目库和黔东南州招商引资网站;编制和发布招商引资信息。

(3)统筹、指导、组织、参与全州性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建立与外来投资者的联系渠道;统筹组织全州重点产业招商。

(4)督促、指导和考核、评估全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跟进机制和服务措施;承担州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5)指导、协调、督促全州投资服务环境建设;统筹指导全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受理和协调处理外来投资者的投诉。

(6)负责全州招商引资年度责任目标的分解、检查和考核工作;负责建立全州投资促进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全州投资促进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并组织实施;牵头组织开展外来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的审核、兑现工作。

(7)负责向州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广州、杭州办事处及州投资促进分局的招商引资工作下达任务并进行考核,联系外省外州驻黔东南商会、办事处工作;承担全州经济技术协作、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8)承担州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9)承办州委、州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3.人员编制

本单位编制人数40人,其中:行政编制30人,事业编制6人,工勤人员4人。

在职实有人数32人,其中:行政人员26人,事业人员5人,工勤人员1人,退休人员3人。当年新增调入2名行政人员,调出1名行政人员,辞退1名行政人员,新增1名行政退休人员。

(二)部门收支情况

2020年,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财政拨款预算收入90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04.6万元,项目支出300万元;资金来源为黔东南州州级财政安排;2020年总支出839.3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95.69万元,项目支出243.67万元。2018年,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财政拨款预算收入965.9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65.94万元,项目支出400万元;2018年总支出890.7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29.36万元,项目支出361.37万元。2019年,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财政拨款收入907.3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07.39万元,项目支出300万元;2019年总支出1018.2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42.27万元,项目支出376.01万元。

(三)部门工作任务

2020年,全州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92个,合同约定投资总额6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73.2%;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到位资金351.84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7.6%,同比增长16.5%;新引进标志性项目19个,优强企业190家,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80家的237%,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500强企业3家;新引进项目开工491个,项目开工率99.8%,投产388个,投产率78.8%,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2020年度全省第三方测评中,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得到了双提升,分别较2019年上升了1个位次,分别位居全省第七位和第四位,有力推动全州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促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十三五”顺利实现圆满收官,为全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四)部门绩效目标

1.部门总体目标

2020年,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的总体目标为完成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任务,开展产业大招商工作,实现产业招商大突破。

2.当年绩效目标

当年的绩效目标为新引进省外重点产业项目数大于420个、项目投产率45%以上、新引进优强企业80家以上、工作按时完成及时率100%、成本节约率大于0%;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27亿元、营商环境实现大提升。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强化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为“投入、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并按照16%、44%、24%、8%、8%的权重进行评分。体评分标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对应的考核内容和范围进行确定。

“投入”指标由“目标设定、预算配置”2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2个二级指标细化为5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在职人员控制率、“三公经费”变动率、重点支出安排率。

“过程”指标由“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3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2个二级指标分解为11个三级指标。主要预算完成率、预算调整率、预算执行率、管理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等。

“产出”指标由“数量、质量、实效、成本”4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4个二级指标分解为6个三级指标,6个评分项。主要综合考核工作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节约率。

“效果”指标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2个二级指标分解为2个三级指标,2个评分项。主要综合考核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满意度”指标由“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构成,主要考核办理人大、政协提案满意率和受益企业的满意度。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为使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同时确定了评价对象、拟定评价计划、明确了评价目的、内容、任务等。

2.组织实施

2020年2月15日前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2月20日至28日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方面对部门整体支出按规定程序开展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3月1日至15日根据评价结果撰写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此次绩效评价工作组按照整体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相关要求,通过自评,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2020年度的预算编制全面、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严格有效,预算管理规范,履职效益明显,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日愈规范,“三公经费”支出控制有力,总体效果较好。综合自评结果为“优”。

四、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指标分析

1.投入指标

投入情况指标满分为16分,实际得分15分,占该项满分分值的93.75%,具体分析如下:

年初设置了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具体、可量化,但在职人员控制率、重点支出安排率未达到100%。

2.过程指标

过程情况指标满分为44分,实际得分42分,占该项满分分值的95.45%,具体分析如下:

在预算执行上,预算完成率为90.44%,预算调整率为1.11%,公用经费控制率为106.2%,预算执行率为80%。在预算管理上,有基本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合理规范,预决算信息按时公开。在资产管理上,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固定资产台账,资产使用率高。

3.产出指标

产出情况指标满分为24分,实际得分24分,占该项满分分值的100%,具体分析如下:

产出指标中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指标均完成。年初设定的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新引进优强企业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率、实现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进位升档均按时完成。

4.效益指标

效益情况指标满分为8分,实际得分8分,占该项满分分值的100%,具体分析如下:

效益指标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经济效益为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效益为实现全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两项指标均完成。

5.满意度指标

满意度情况指标满分为8分,实际得分8分,占该项满分分值的100%,具体分析如下:

满意度指标分为办理人大、政协提案满意率、受益企业满意率,两项指标均为100%。

(二)综合绩效分析

2020年,全州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92个,合同约定投资总额6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73.2%;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到位资金351.84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7.6%,同比增长16.5%;新引进标志性项目19个,优强企业190家,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80家的237%,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500强企业3家;新引进项目开工491个,项目开工率99.8%,投产388个,投产率78.8%,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2020年度全省第三方测评中,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得到了双提升,分别较2019年上升了1个位次,分别位居全省第七位和第四位,有力推动全州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促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十三五”顺利实现圆满收官,为全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按照《预算法》规定按时完成单位预决算编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计划进行资金的申报、使用。

二是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内控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三是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控力度,做到年初有预算、年底有决算,及时向社会公开,保障开支不超预算。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预算执行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原因是预算安排还不够精细。

(三)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进一步优化预算执行能力,做到年初有预算的资金才安排支出,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用途。

六、建议

建议年初在设定预算资金上要进一步细化科目,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

七、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建议财政下拨预算资金前需要预算单位提供对应的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同时按照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实际完成工作量)下拨预算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与绩效目标的实现相契合。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州本级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

州本级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