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投资促进局关于州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4J23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来源: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4-10-11 14:25

州财政局:

  周崇军代表提出的《关于重点支持“桥头堡”核心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结合与对接区。黔东南地处贵州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最前沿,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招商工作联动机制,编制完善“一图三清单”,围绕主导产业和链主、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招商,抢抓机遇、招大引强、激活民间投资、增大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桥头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打造黔东南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始终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黔东南州招商主战场、主阵地,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持续掀起新一轮产业大招商热潮。

  一、围绕“桥头堡”核心区,强化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事,要有全州招商工作“一盘棋”思维和格局,才能实现县市和部门利益共同化、全州利益最大化。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和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州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靠前指挥招商引资工作;“黎从榕”主要领导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点企业亲自上门、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要问题亲自协调。二是强化州县协同招商。按照“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的原则,继续发挥州直部门和县市(园区)、招商专班协同招商机制,围绕“5+N”主导产业体系和部门职责职能开展招商,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保障,支持招商引资项目。“黎从榕”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服务项目落地,全力保障项目投资见效,认真研究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精心谋划引进一批市场需求大、带动性强的项目。依托“黎从榕”地区木材、中药材、农特产品、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组建木材加工及家居制造、医药制造、新型建材(玻璃和陶瓷)、特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打造建好“桥头堡”核心区,通过谋划项目、制定政策、产业招商等举措大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来黔东南投资,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二、盯紧“桥头堡”核心区,强化项目编制

  结合“黎从榕”的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做好产业研究、项目编制和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一是围绕自身资源编制项目。盘活现有资源,围绕“黎从榕”的“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精心谋划一批市场需求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和“小而美”项目,努力将资源变成为资产、优势转化为胜势。持续用好中央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央(国)企和澳门等帮扶资源,精准谋划一批项目。运用好国家贸促会“投资中国”平台,推介黔东南资源优势,发布招商项目,吸引国内外企业赴我州考察洽谈投资。二是围绕产业转移编制项目。借助“2024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平台,根据我州主导产业和现有产业链条,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和目标企业,精准编制一批要素保障齐全,符合目标企业主营业务、投资意向的招商项目。

  三、瞄准“桥头堡”核心区,用好联动招商

  在全州16个县(市)选派一批懂经济、懂业务、能招商、会招商的精兵强将到广东省常驻开展“敲门行动”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用好对口协作资源招商。根据黔东南州良好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发展潜力,依托佛山帮扶单位、华润集团、华侨城集团等资源招商,积极谋划“百名黔东南企业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向海行、百名大湾区企业走进黔东南·向黔进”等系列招商活动。二是加快推进市场化招商。加快推进市场化招商步伐,通过组建招商公司,借助招商专员,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商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市场化招商。探索激励机制,推动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转变,提升招商成效。

  四、借助“桥头堡”核心区,优化营商环境。

  为借鉴大湾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目前,我州出台了《黔东南州2023年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攻坚行动计划》《黔东南州推进政务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互联互通、审批双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等文件,全州16县市政务服务大厅完成了“粤港澳服务专窗”窗口设立,进一步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一是抓好改革试点,围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对标全国最优水平主动改革创新,积极争取我州“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纳入省委改革办选题。加快政务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对标大湾区标准全面提升“贵人服务”品牌,从跨省通办、双向审批、通关互认等方面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打造营商环境建设新高地。是强化服务意识,围绕企业面临的拖欠工程款、承诺兑现、涉企政策资金、企业诉求等方面下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平台建设、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压紧压实包保服务责任,着力开展精准服务,全力提高企业满意度。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2024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