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投资促进局关于州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4J194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来源: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4-10-11 14:25

州发展改革委:

  吴显杜代表提出的《关于对“桥头堡”核心区“黎从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产业大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州委州政府打造“5+N”产业体系发展战略,聚焦资源禀赋挖掘、产业链群培育、龙头项目驱动,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桥头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打造黔东南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始终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黔东南州招商主战场、主阵地,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持续掀起新一轮产业大招商热潮。

  一、认真研究,强化项目谋划编制

  我们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打造“5+N”产业体系发展战略,聚焦资源禀赋挖掘、产业链群培育、龙头项目驱动,完善“一图三清单”。一是围绕自身资源编制项目。盘活现有资源,围绕“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精心谋划一批市场需求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和“小而美”项目,努力将资源变成为资产、优势转化为胜势。持续用好中央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央(国)企和澳门等帮扶资源,精准谋划一批项目。运用好国家贸促会“投资中国”平台,推介黔东南资源优势,发布招商项目,吸引国内外企业赴我州考察洽谈投资。二是围绕产业转移编制项目。借助“2024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平台,根据我州主导产业和现有产业链条,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和目标企业,精准编制一批要素保障齐全,符合目标企业主营业务、投资意向的招商项目。三是围绕优强企业编制项目。围绕央(国)企、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独角兽等优强企业,根据目标企业主营业务和投资意向,精准编制招商项目,精准招商。

  二、提高认识,强化联动招商新格局

  招商引资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事,要有全州招商工作“联动发力”思维和格局,才能实现县市和部门利益共同化、全州利益最大化。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和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州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靠前指挥招商引资工作;县(市)、州直部门、园区主要领导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点企业亲自上门、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要问题亲自协调。二是强化州县联动招商。按照“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的原则,继续发挥州直部门和县市(园区)、招商专班协同招商机制,围绕“5+N”主导产业体系和部门职责职能开展招商,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保障,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县(市)、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服务项目落地,全力保障项目投资见效,认真研究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精心谋划引进一批市场需求大、带动性强的项目。是强化社会联动招商。各县市、州政府驻外办事处、州招商专班、州直产业部门和要素保障部门要有机联动,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开展招商;发挥商协会优势,开展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充分发挥村超、“村BA”等流量优势,持续开展村超、“村BA”、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环雷公山马拉松和苗年、侗年、姊妹节等节庆活动招商,着力引进文化创意、酒店民宿、体育装备制造、智慧文旅、赛事运营、康养养老、低空飞行等项目,打造文体康养旅产业体系。

  三、精准施策,强化要素保障服务

  全面落实“管行业、管资源、管审批就要参与招商、服务招商、保障招商”要求,州直相关部门要做好产业招商资源供给、项目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审批服务、金融服务等工作,助推项目加快签约落地。一是强化项目建设服务。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个推进方案”制度,全程跟踪、现场办公,力争签约一个、落地一个、投产一个。二是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以“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当好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店小二”,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发展局面。切实提高合同签约率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研究制定系统化集成化配套支持措施政策,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招引,全力推进园区产业集聚集群。三是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推动要素、主体、产业向园区集聚,有效盘活闲置低效标准厂房和存量建设用地,强化推进园区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重点项目腾出空间,突出园区招商功能定位,提升涉企服务高效化、便捷化,围绕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聚焦“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2024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