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从2021年贵州省产业大招商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会议获悉,2020年,全省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4%,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183个。新引进500强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246家,真正做到把耽误的时间抢了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了回来。
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新引进恒力、雪松、华侨城等优强企业1094家,包括500强企业29家、同比增长32%,高新技术企业246家、同比增长38%。此外,省投资促进局还创新驻点招商“指挥、保障、进攻”三大体系,分3批选派639人次,组建全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也是疫情期间唯一一支南下深圳的招商队伍,签订合同986个。
据了解,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省投资促进局聚焦贫困县开展引企业稳就业招商行动、“四帮”行动,重点围绕扶贫车间、500亩坝区、“黔货出山”开展产业招商;围绕“大战90天”专场发布“9+3”贫困县项目300个,引进项目762个,到位资金718亿元。全省新引进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3家(国家级20家),引进扶贫车间项目350个,解决就业2.5万人。
据介绍,面对突发疫情,全省投促干部大年初八就紧急行动起来,向湖北在黔企业家发送慰问信,开展防疫防护产业调查研究,制定医防产业招商工作方案,两个月引进医防产业项目130多个,推动全省医用口罩最高日产1000万只以上,熔喷布、护目镜、测温枪、防护服等生产从无到有,迅速补齐医防物资短板,解决了贵州省医防产业链熔喷布的“卡脖子”问题。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贵州省投资促进局收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54条,办结99件,正在解决55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21个。开展项目大排查合同大兑现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1719个项目兑现承诺。重新选聘50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持证上岗履行监督义务。持续委托第三方对省直单位及各市、县进行改善性评估和考核性评估,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表示,2021年,全省投促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全省经济发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聚焦“六稳”“六保”,围绕推动“四化”和“三大试验区”建设,以“1+8”平台、产业园区为依托,突出工业和制造业,高质量推进产业大招商,全面抓好领导招商、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园区招商和央企招商,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商务环境、社会环境。引进优强企业1000家以上,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50%以上;全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