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中心
  • |
  • 设为首页
  • |
  • 收藏此页
  • |
  • 无障碍
  • |
  • 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招商动态 » 县级动态

一只小鸭子的“百亿”征程——三穗县全力打造三穗鸭百亿级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在三穗县的台烈大坡,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三穗鸭保种基地的种鸭已开始扑棱着翅膀觅食……  

为了推动三穗鸭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0月,三穗县投入资金352万元在该基地实施保种提质增效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场平、挡土墙建设等。最近,工人们正加紧搭建主体结构,预计今年8月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存栏6000羽种鸭、年产60万羽原种鸭苗的现代化基地。


三穗县长吉镇三穗鸭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杨剑 摄)


“三穗县三星羽绒生产项目,开工!”

4月8日,在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鸭融合示范园旁,贵州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穗)羽绒产业园项目、三穗县三星羽绒生产项目(一期)签约暨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三穗鸭产业从田间到车间、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跃升”。

三穗鸭,这个拥有600余年养殖历史的优良畜禽品种,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如今,三穗鸭正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撬动县域经济的“百亿杠杆”。2024年,三穗县鸭出栏800万羽,蛋鸭存栏80万羽,蛋制品加工1亿枚,鸭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4亿元!


三穗鸭(三穗融媒供图)


而随着三星羽绒生产项目的落地,这条产业链条再次延伸。据介绍,该项目一期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建设600㎡加工厂房及羽毛粗洗加工生产线2条,进行鸭鹅原毛加工生产,建设期为3个月,预计7月底竣工并投入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7000万元。

“羽绒是鸭产业链的‘黄金末端’。”三穗鸭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通常情况下,1只鸭身上的鸭绒有10克,鸭绒加上鸭毛共150克,作为原料直接卖出去的话,1只鸭的鸭绒和鸭毛最低能卖3块钱。13只鸭身上的鸭绒就能做成一件短款羽绒服,按市面上一件短款羽绒服200元计算,一只鸭的鸭绒价值增长了70多倍。

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超表示,项目的成功落地将进一步优化三穗鸭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三穗鸭养殖基地(三穗融媒供图)


保种扩繁是“百亿征程”的起点,三穗县现有3个扩繁场,存栏种鸭5.1万羽,月供苗40万羽以上;长吉镇烧巴扩繁场、滚马德明扩繁殖场、长吉赤瓦选育扩繁场、台烈镇绞颇扩繁场4个改扩建项目完工后,三穗县月供鸭苗量将达160万羽以上。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州鸭鹅产业、羽绒产业发展,去年10月,省委书记徐麟来到三穗县三穗鸭产业园调研时,叮嘱当地聚焦品种、品质、品牌,进一步做好鸭文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更好助农增收。

今年年初,我州印发了《黔东南州鸭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良种繁育、产业规模、产业链条、科技赋能、质量品牌等5大提升行动、14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力争全州实现鸭出栏5000万羽、鹅出栏600万羽,带动羽绒、饲料、餐饮、电商等关联产业发展。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三穗鸭产业园(杨剑 摄)


三穗县作为三穗鸭的核心产区,当地深耕山地特色农业。在台烈镇颇洞村,蛋鸭养殖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展混凝土浇灌作业。该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稳步推进,预计5月底完工。建成后,这里可养殖14万羽蛋鸭,每年产蛋量约达3000万枚,年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

与此同时,滚马乡的三穗鸭养殖基地建设现场也是热火朝天。目前,一号鸭舍的钢架结构柱子已顺利安装完成,总体工期预计在5月 20日左右全面竣工。该项目总投入1200万元,建成后存栏量可达 15 万羽,年产蛋 4500 万枚,年产值高达 3000 万元,届时将有195户农户依据相关方案和制度参与收益分红。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三穗县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悠久的养殖传统,线下线上双向发力,三穗鸭系列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火热。据统计,3月份当地产鸭蛋1800万枚,综合产值3685.5万元。其中鲜蛋销售270万枚,产值175.5万元;本地企业加工皮蛋、咸蛋2340万枚,产值3510万元。


生态三穗鸭(彭庆模 摄)


为进一步提升三穗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穗县打造“三穗鸭”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网络公开征集,最终评选出了独具特色的“三穗鸭IP形象”,以及朗朗上口的品牌宣传语“三穗鸭,山水好鸭”,这些也将应用于鸭产业的各类宣传活动中,助力三穗鸭品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规划,到2027年,全县三穗鸭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三穗鸭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杨冬告诉记者,三穗县将不断提升三穗鸭供苗能力,扩大养殖、加工规模,2025年全县实现出栏鸭1315万羽以上、蛋鸭存栏150万羽以上的目标。

记者手记:在三穗,三穗鸭的呱呱叫声与机械阵阵轰鸣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协奏曲,从保种基地的精心守护,到千万级羽绒项目的火热开工建设;从月稳定供苗到年销千万枚鸭蛋,三穗县凭借一只小小的鸭子串起了全产业链,这条“百亿征程”,不仅是三穗鸭的“逆袭”,也印证了山地农业的无限可能。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思全 

通讯员 石明燕 邰有 王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