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黔东南州以“五大举措”扎实推进招商引资。
一是找准制约因素情况。组建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医药制造、新型建材(玻璃和陶瓷)、特色食品四大州级产业招商专班,由招商专班组织人员从原料、粗加工、精深加工、市场销售、配套产业、延伸产业、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目前,四个专班摸清了全州林业、中药材、农产品种植和玻璃、陶瓷矿源量情况,同时分批分次调研了州内现有的产业企业发展情况和需求,精准包装编制玻璃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陶瓷产业园、木材家居产业园、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等40个招商项目。
二是精准对接资源情况。梳理出东鹏陶瓷、中国中药、佛山维尚家具、海天味业等一批目标企业,接洽了国药控股、康佳、四川好医生药业、四川一名微晶、上海泰盛等一批意向企业,制定外出招商方案,组织专班成员和县市外出开展招商活动,进行上门招商。截止目前,已梳理符合我州产业发展并落户贵州省的500强企业121家,根据主导产业分发各县(市)和州级产业招商专班,全州各级招商部门正在对接和登门拜访落户贵州省的500强企业,寻找合作契机,州级产业招商专班积极整合有效资源与县(市)、州直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上门招商活动。
三是优化工作机制情况。起草《黔东南州招商引资联动运行调度工作机制》,并依托第三方机构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投资黔东南”、“贵州省一码投贵州”、“一码游贵州”等网络和微信载体平台中设立了“一键投资黔东南”信息收集平台;在“钉钉”平台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分办、对接、跟踪、调度、督导、落地、服务等工作平台,由“一键投资黔东南”、“政务钉钉”两个平台组成招商资源信息服务平台。4 月 1 日,组织县(市)、州级产业招商专班、州直产业招商部门39个单位联络员开展线上直播培训,目前两个平台已正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再逐步完善。印发《关于推广应用“投资黔东南”线上办理通道的通知》,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平台的宣传推广和使用管理。同时,依托州融媒体中心、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加大对“投资黔东南”小程序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引导来黔东南州投资的客商通过招商资源信息服务平台,高效的接洽项目投资。
四是创新政策配套情况。收集了2018年以来省州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能落实能兑现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同时,州级产业招商专班收集全州各县(市)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今年凯里市出台的《凯里市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措施(试行)》、《黔东南高新区招商引资十二条优惠措施(试行)》、《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措施(试行)》,结合全州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政策措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